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土壤、木头、马赛克……“不明之物”如何对社会现实展开叩问?

发布日期: 2024-08-11 04:39:30 来源:工程案例

  马赛克瓷砖、土壤、木头、磷灰石……将这些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的自然物质用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在这组看似并不紧密的关系间,似乎存在一种矛盾。而展览名“不明之物”将这种语焉不详进一步代入到展厅中作品的材料、形式与观念之间的契合度之上。每一个空间、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个谜语,需要你从感知与理性两个方面参与到对现场的重新建构中。

  正在北京松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不明之物”呈现了四位艺术家:曹舒怡、龙盼、王卫、杨心广近两年来的新作。通过这一个展览,策展人陈立似乎有意在打破感官浅表型展览的流行模式,用一种晦涩的、隐喻式的语言,引导观众进行心智层面的反思。

  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均拥有独立的展示空间,在各自不受干扰的统一语境中,每一件作品均占据主导位置,抵消了因混杂而带来的视觉平均和平淡。但将全部作品串联,无论是视觉上还是观念上,进一步探索后会发现作品之间并不具有排他性。

  这些由稀松平常或廉价之物构成的作品,拥有某种顿感和纯真性。而这种感受更多地是源于艺术家并不想抛弃物质的天然属性,在巧妙地隐藏了手工感的基础上,让自然世界与人间现实悄无声息地产生关联。

  四位艺术家作品的切入点,落在了透过自然/物质的表象,对社会现实进行批评之上。不再纯粹的自然之物的物质性在现代文明中,要重新审视。如杨心广和曹舒怡的作品,使用到土壤、磷灰石等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但在所谓的人类文明蔓延到这些物质上的时候,丝毫没有悬念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王卫作品中使用到的马赛克,这种为实用主义而生的物质,在人类社会演变史中,携带着天然的时间印记,在观众沉湎于巨大墙壁所带来的怀旧情绪中时,也代表着对某一种不再流行的美学范式的抛弃。

  在四位艺术家中,龙盼的作品也许是看上去最回归自然的,但在用影像所呈现的植物生长和雨水变化的背后,诉说的却是气候危机下的现实境况。

  在展厅中,你无法对每一件作品保持冷漠,因为它们和它们产生所处的语境,与我们的生活是无法割断的。同时,看这个展览,包括阅读策展人的文字,可能并不会让你在视觉顿悟中获取某种明确的感知,但我认为,这正是这个展览的有趣之处——在艺术家和策展人所精心组织的上下文关系中,为观众提出了含蓄的挑战。

  就展览“不明之物”,我们采访了策展人陈立,探讨此次展览的策展理念、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也许这些解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真正意义上地走进现场,让精神和感知与作品之间流通。

  A:“不明之物”展览的出发点是我们怎么样看待自然物与非自然物、具体和抽象之间的关系。物质和非人类世的讨论在当代艺术行业的讨论已经并不鲜见,自然生态的角度并不是我的研究范畴,这个展览以自然/物质的表象,但以社会现实的批评为底色,同时以抽象形式和视觉语言来回应叙事方法的可替代性,所以它是一种现实主义和艺术形式语言的讨论。

  与此同时,此次受到松美术馆的邀请后,我想实现一个在策展的形式上相对抽象、具体性被隐藏、空间实践上化繁为简的展览。所以,我有意地只选择了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给予作品独立的展示空间同时,强调其在感知层面的最大化和有效性。

  展览介绍中提到一组关键词:社会现实与内在精神。以这几位艺术家为例,他们是如何通过个人的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内在精神的?

  A:展览的四位艺术家的作品都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以自然物为材料,同时将二者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抽象的形式。

  王卫的《自然史4(街角)》(2024)使用了马赛克材料在展厅中搭建了一个90度角矗立的转角墙面。这些来自广东东莞地区的马赛克外墙图案,廉价、大众化,具有时代背景的同时也包含着审美选择上的个体性。当它被挪用、建立在美术馆空间时语境被抽离,图案、痕迹、整体与缺失都暴露无遗,同时逼仄的转角也让其更为孤立。

  杨心广的作品《土壤之上》(2024),土壤的领域被限定在一个繁琐的金属边框中,混合绿色矿物色粉的水泥砂浆在土壤上挤压出仿佛遗址/考古现场的形体结构。看似自然物质的养料却无法融入,使得现实的吊诡悬浮在土壤之上;《白木板》系列(2024)更具身体性,杨心广随着木纹理雕刻和打磨,凸显出自然纹理的起伏。最坚硬和深色的木节成为画面的凸起处。这既是基于木原有属性的动作,仿造出山峦起伏的景观,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人类皮肤的病症。

  曹舒怡的《牙刺》和《有脊》(2023)同样关于物质与身体的关系。在这组看似不明生物形态的雕塑中,她以磷的元素来探讨海洋对磷的争夺如何驱动了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对磷的开采、转化和放逐这两条线索。这些异化的、似曾相识的雕塑形态指向了一种非线形演化的生命形态,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动态复杂性。

  龙盼的影像作品《松茸之雨-在林中》(2022)是基于对云南松茸的生长情况与贸易情况的调研。她捕捉了在2022年夏季森林中的松茸生长至成熟时散落的孢子和雨水情况。她将细微如尘的存在物以极为诗意的影像语言去呈现气候危机下的现实境况。

  这些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是我们熟悉的自然物,它们被挪用、仿造、转化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不明状态;同时,它们的语言是以去叙述的、去文字辅助的,以视觉和抽象化的形式去触动观者的感知。

  A:我的研究一直关注于地理政治学和表演性,探索身份与主体的复杂性,及其如何超越地理的界限。近年,我将试图在主体性问题和日常政治的现实之中找到关联。所以我在意的是策展实践当下的有效性,如何不陷于宏观和抽离的概念,而是在立场和感知中寻找到路径。“不明之物”中我尝试以形式本身来调动观看者对于现实矛盾的感知,它不是以言说,而是以一种基于现实、反观现实的批评,以触发精神和心智层面的反思。

  在你看来,一位策展人应该具备哪一些能力和特质?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

  A:作为策展人需要对自己的研究兴趣、方向与实践方式明确,它是一种基于立场和判断的长期实践。展览之于现实的必要性是什么,如何让艺术家的工作可见且有效,抵达公众,需要谨慎地考量。同时,在与机构、制度、资本、艺术家以及各方合作中,需要坚守专业性与判断。它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核心仍然是对于专业、艺术上的判断。关于立场和态度,现实中大家所秉承的各有不同,而且其中也不乏虚伪层面。对我而言,与其讨论秉承什么,我个人更在意的是践行立场的知行合一和有效性。

  A:我个人策展事业的成长收益于私人美术馆的合作,而当下现实中资本的不确定、专业性的弱化和政治环境压力是所有从业者共同面临的挑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很多,前景也未明。我认为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需要的是努力寻找到可行的技术和策略,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实践的初衷。